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高职院校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崇高使命,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是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神圣职责。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挖掘、整合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延续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将红色江山世代传下去。同时,大学生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他们肩负重任。红色文化蕴含的育人元素对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自我责任担当、培育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精神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因此,教育者积极探索与实践,力求将优秀的红色文化内在价值渗透到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中,这对培育当代高质量创新型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
红色文化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与创新的精神需求具有高度契合性。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育人元素,并将其有效融入创新教育,能够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增强创新教育实效。
红色文化契合高职院校教育价值导向。搭建红色文化与创新教育的桥梁,构建相辅相成、符合新时代创新教育理念的教育机制。红色文化中蕴含的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灯塔,让自己的理想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紧密相连,在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做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选择。此外,革命先辈们高尚的人格和品质,在华夏土地上滋养和激励着当代新青年,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大学生创新的人格品质,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敢于实践的勇气,让他们更加坚定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真才,不断追求卓越。最后,挖掘红色文化中的创新元素,如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故事,结合当下的创新实践,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不畏困难,勇于创新,共创美好未来。
红色文化为大学生创新提供精神动力。红色文化作为华夏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既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拼搏精神。红色文化早已成为我们华夏民族的血液和灵魂,是我们不断开拓进取、永不止步的强大动力源泉。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学习与阐释,深刻领会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从思想层面激发大学生勇于创新、艰苦奋斗、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在新时代创新浪潮中搏击风浪。另一方面,坚定大学生创新信念。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的伟大奋斗史,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信仰,能够激发当代大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创新实践,坚定创新的信念,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红色文化增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实效。一方面,红色文化的精神富矿为创新教育提供丰富资源素材。革命历史遗存和纪念场所真实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革命英雄人物事迹、革命历史事件、红色革命精神凝聚了红色文化的“魂”,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供给丰富的精神养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丰富资源,并将其巧妙融入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能够显著充实创新教育的精神内核,增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红色文化的丰富载体为创新教育提供多样实践平台。充分利用我国各地红色文化博物馆、革命遗址、革命烈士故居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教育活动,将丰富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推动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提质增效。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是协同育人的路径选择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并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可以激发前所未有的教育活力。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协同育人模式对深化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红色文化与创新教育融合的机制,使红色文化资源得到更有效的转化。同时,我们还需要打造协同育人的平台,让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蓬勃发展。
构建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一是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协同育人规章制度,明确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目标、指导思想、重要意义、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制定地方和高职院校的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实现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协同育人制度化、常态化。二是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对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有效调动高职院校积极性,完善学校创新制度建设,探索红色文化在创新课程教学、理念宣传、赛事举办等方面的融入渠道。加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实践中推动红色文化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发挥社会多元主体协作优势,营造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改革的社会支持氛围。三是健全协同育人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等情况进行准确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把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贯穿创新教育的各环节。
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向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资源有效转化。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协同育人的效果,关键是要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力量。首先,教师可以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创新教育课程中,根据各专业的特色与特点,融入和渗透红色文化的模范与故事,深挖其精神内涵,找到与创新精神的共鸣点。此外,教师可以适当选取一些红色文化中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模型的典型案例,巧妙地融入项目式学习主题中,提升其精神内涵。其次,高职院校还可以联合当地政府规划部门,建设具有本土属性的红色文化创新教育基地。通过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充分利用红色文化遗产、革命遗址等地方资源,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实践提供场所。这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知认识,还可以激发他们拼搏进取的精神,让当地的红色文化真正为创新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通过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加大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帮助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打开知名度,推动地方发展红色文旅等新业态,形成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新局面。三是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打破红色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为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提供了极大便利。因此,要把握青年学生在数字时代的思想趋势和行为动态,拓展红色文化融入创新教育的数字化传播路径。例如,有针对性策划和推送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相关的红色故事,着重突出其中的艰苦创业精神,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投送到目标群体中,增强协同育人数字化水平。
打造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协同育人平台。燎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星火,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倡的各类红色文化优秀活动,进一步引导和发挥红色文化元素的育人功能。其次,高职院校也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农耕活动,主动参与到农村建设中去,并深入探寻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走好当代青年的新长征路。另外,为充分发挥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高职院校可以组织举办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创新大赛。通过比赛,大学生将对当地的红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推广,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最后,高职院校势必努力为大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红色文化基因的校园环境。利用现代流行的各大媒体,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电视台等校内外媒体资源,特别是大学生理论宣传团,大力宣传协同红色育人理念。同时,将红色文化元素和创新理念融入暑期社会实践和党务实践活动中,让红色文化与创新教育在实践中完美结合,共同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总结
红色文化全面阐释了中国精神,蕴藉着“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的乐观主义精神,也涵盖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向上源泉,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有“不移其志”的坚定信念,更加有“前赴后继,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将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紧密结合,可以将红色文化中生动且真实的内容必定可以触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励高职院校大学生守正创新,实事求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更好的去抒写人生中的工匠精神,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格魅力与力量。
作者:李曦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