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 于志斌
【人物简介】李修松,1958年2月生,安徽含山人,研究生学历,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安徽大学教授、博导,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兼中央文化委员会主任、民建安徽省委主委,安徽中华职教社主任(兼)等。
十届、十ー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八届、九届中央委员,十届、十ー届中央常委。八届、十届安徽省政协常委。
研究领域是先秦两汉史、文化史、文献整理、文物考古、文化及文化产业、统战理论等,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出版《先秦史探研》《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硏究》等著作21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著作一等奖等。
当看到李修松兄主持民建中央第三届工匠精神论坛的讯息后,好几年前想做弘扬工匠精神方面图书的心思被唤醒了。
修松是我大学同学并同在一个宿舍生活了两个学年,相知相交几十年。我以往找修松帮忙做书他都接受了邀请,并一丝不苟地完成了邀约。修松兄在马鞍山市挂职时,还帮助过我在当地召开关于全民阅读图书的专题会议,亲自招待了会议人员。我知修松兄此举主要是系于我们同学之情。这一次我想约请修松出任主编。在聂雄前社长的支持下,我跟修松联系上了。修松听我说到社长的态度后,说“社长支持,这很重要”。
在我国,工匠精神古已有之。我曾审读《中国花文化史》《中国玉器通史》,从中看到从事花艺和玉器雕琢工艺的前人极具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有历史传承的。“既然有历史传承,我们就可以从历史到现实联系起来做书,读者从书中认识到今天在‘找’的东西是原来的我们,呼唤和提倡的是我们的本真。”我开门见山后接着说擘画:
一是《话说工匠精神》系列。它面向青少年——中国的未来,八到十本就行了,写法参照上海版《话说中国》系列。各册既可以按照历史分期来写,也可以按照专题来写(分期和专题各有优长)。一本书七八万字,文字配图,讲中国故事要浅显易懂、活泼灵动。
二是《中国工匠精神史话》。该史话要有一定的理论性,要进行中国工匠精神史的初步分期;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写,总结和梳理中国工匠精神。在图书制作上按照工匠精神来做,配上精美的插图。
三是《中华工匠精神史》。该史分资料卷、论述卷、工匠精神史卷。资料卷:一是历史文献资料,二是考古发现的东西和文博系统整理的东西(包括近几年非遗整理和研究作品)。论述卷:收入一批成熟的论文和一系列著述观点。工匠精神史卷:专题或分期写皆可,但都必须对工匠精神历史分期做出一个史学方面的概观。
我说“前不久参观贵州博物馆,专门去看少数民族的工艺品和非遗产品,比如苗绣、竹编等确实蕴含了工匠精神。书名之所以是‘中华’,就是要把我国少数民族的工匠精神写进去,哪怕只是一个附卷。”修松也发声称赞唐卡具有工匠精神,认同书名用“中华”的想法。
“以上三个选题包括三个方面,可以把它们视作一个关于工匠精神的精品工程,都请老兄当主编啊!”我说完了,修松开始回应我了。
修松说第三届工匠精神论坛定名为“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之所以这样定名,一是民建创始人黄炎培是搞职业教育的先驱者,中华职教社就是他创办起来的;二是现在制造业要想真正振兴起来,关键是有没有工匠精神的问题。
修松很快便切入各行各业都存在缺失工匠精神的问题。他说工匠就是传统的、掌握了一定技术并以此谋生的匠人。工匠精神就是传统匠人的一种职业精神。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制造业技术人员的,从职业教育方面抓工匠精神的意义在此。
修松完全认可上述选题以及框架体系,说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以后,工匠精神必须得到传承和弘扬,上升为现代制造业的职业精神。由此再扩展为各行各业都崇尚并践行的一种职业精神。
修松认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到基本的制造业,到现代科技企业、创新企业乃至教学、管理、行政,都存在工匠精神的继承、弘扬和践行的问题。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和发扬现代的工匠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国民素质的重塑问题。修松一番话,编辑出版弘扬工匠精神之书的立意一下升高了许多。
我国工匠精神的历史很早就有了,我知道的是鲁班在春秋时已经高扬工匠精神的旗帜了。修松则从考古方面分析,说大汶口的黑陶和原始玉器的制作就蕴含了工匠精神;台湾某文化人专门组织人研究凌家滩玉器在制作上是如何精益求精的。他还谈了一些具体问题,如先搞工匠精神的普通读物,通过作者们把历史上的工匠精神分门别类,就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东西出来,在此基础上再搞体系性的、学术性的选题。又如要把历史上的工匠精神和现代工匠精神概括好,就要介绍瑞士、日本、德国的工匠精神。再如按照历史上的行当从远古到现代,“钻”进每个行当去写(难度在于作者是不是擅于从行当的文献资料、考古发掘以及行当、非遗的传承内容中把这些东西发掘分析出来)。
修松现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文化委员等职务,忙得不可开交,他说“出出主意可以,却是无法担任主编”。尽管我一再邀请他担任主编,他都没有允诺。
修松学问博洽,著述良多,更是个做事的人,非常务实。我曾经请他担任《贪场知鉴录》一书主编,这本书规模不大,分量却很重,尤其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类书几乎阙如,要求以史料说话,还要让一般读者读得懂,编写任务并不轻松。修松不仅严肃认真对待主编工作,组织和审改作者们的编写稿子,还写了一篇学术性的前言。我和社里二三审看了都很满意,这本书在今天犹有意义。
李修松本来是担任工匠精神系列图书主编的最佳人选,可是他既然这样说了,我只好打住了继续劝说的心情了。不过修松的一番话既表达了对工匠精神的崇尚,更满含了同学情谊,令我动容和感佩。
初写于戊戌十月廿日,辛丑三月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