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如诗如歌沙坝村(逐梦)
首页> 悦读频道> 阅读 > 正文

如诗如歌沙坝村(逐梦)

来源:人民日报2023-03-22 09:22

  作者:夏 青

  每隔一两个月,汤国强就会到沙坝村走一走、看一看。他是贵州遵义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的前任驻村干部。尽管2021年就结束了驻村生涯,但用他的话来说,在村里待的时间长了,不回去看看,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不踏实。

  图为沙坝村河头水库。图片为汤国强摄

  在凤冈县文化旅游局见到汤国强时,他正坐在办公桌前整理民间歌谣,民歌、山歌、哭嫁歌……这些都是他和同事们一起深入到全县的乡村收集而来的,有些传承得较好,有些濒临失传。汤国强有一个愿望,把全县这些民间曲艺整理出版、留传下去。

  汤国强现任县文化旅游局文化馆专职音乐干部、县音乐家协会主席、县民族乐团团长。2015年至2021年,单位派汤国强到凤冈县沙坝村担任驻村干部。从此,他一头扎入乡村振兴的文化建设中。

  一

  沙坝村文化底蕴厚重,民间文化种类繁多:高腔茶灯、喊山号子、傩戏、舞龙舞狮、花灯等,当地村民不光热爱民间文化,对中国的民族乐器也情有独钟,很多村民世代传承着民乐演奏的技艺。每到晚上和农闲时节,村民们会隔三差五地自发组织起来,聚集到村子里相对开阔的地带,拉二胡、吹唢呐、敲锣打鼓,开展各种文艺表演。沙坝村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可这里历来有白天耕作、晚上吹拉弹唱的风俗,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文化村和文明村。

  驻村伊始,汤国强经过实地走访,了解到村里的文化现状和面临的发展瓶颈,开始探索沙坝村乡村文化提升之路。经过一番调研,汤国强和村里的干部决定从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建设文明乡风入手。

  提升乡村文化,有很多棘手的难题。最令他头疼的是,沙坝村不少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都陷入了传承困难。

  “高腔茶灯”曾是当地广泛流传的民间曲艺,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清乾隆年间。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一种集茶文化、歌舞、说唱于一体的民间戏曲。其唱腔以“吼腔”为主,高亢嘹亮,故此得名“高腔茶灯”。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许多更符合时代潮流和年轻人需求的艺术形式涌现,茶灯这种传统、古老的表演逐渐失去受众。再加上寨子里年轻一代纷纷选择去城里打工或安家,“高腔茶灯”落入后继无人的困境。

  汤国强很是不甘心。他找到“高腔茶灯”第十四代传承人冯修荣,两人一合计,决定为“高腔茶灯”的重振开辟一条新路。一番奔走努力,“高腔茶灯”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高腔茶灯”要重振,还得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上这门古老的戏曲才行。汤国强和冯修荣把村里会唱“高腔茶灯”的人组织起来,成立四支演出队。汤国强多次带领演出队参加省、市、县的各种会演和比赛,屡次获奖。2018年,“高腔茶灯”的精彩演出荣获贵州省“多彩贵州”(民族民间类)大赛二等奖。

  就这样,这门古老的曲艺再次回到人们视野中。村里学“高腔茶灯”的人逐渐多起来了,找冯修荣拜师学艺的不光有中老年人,还有年轻人。

  一个新难题又开始困扰冯修荣:如何更好地教学和传承?汤国强把情况向县文化旅游局做了详细汇报,县里出资十二万元,修建了一座“高腔茶灯传承堂”。

  传承堂位于沙坝村响水岩寨,穿过木质的院门,院中是一栋百年老宅。青瓦木墙,镂空的雕花木窗,宽敞的院坝可以容纳近百人在此演练。传承堂建成那天,四支高腔茶灯演出队集聚院里,敲锣打鼓欢庆了整整一天。

  “高腔茶灯”的难题解决了,汤国强又马不停蹄投入到对“滩阳手工布鞋”的抢救性保护中。

  “滩阳手工布鞋”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曾是当地广为流传的民间工艺,手工布鞋是全布料、纯手工做成,具有防潮、吸汗、防脚气的特点。2020年,在汤国强等人的努力下,“滩阳手工布鞋”成功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又找到村两委干部,成立合作社来统筹引领。全村会这门手艺的中老年妇女聚集在一起,利用农闲时节做手工布鞋,合作社回收布鞋,通过直播带货、线上线下等方式对外销售。

  刘兴举是“滩阳手工布鞋”第七代传承人,他亲历了手工布鞋从辉煌落入低谷,再逐步走出困境的过程。头一年,刘兴举通过合作社销售出去两百多双布鞋。近几年中,村里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妇女参与到手工布鞋的制作中来。2022年,已经结束驻村工作的汤国强提议修建一所集教学、生产、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滩阳手工布鞋传承堂”,县里再一次采纳了汤国强的建议。如今,这所传承堂不光成为村里手工布鞋的生产基地,也是当地旅游的一大亮点。

  图为村里老人制作手工布鞋。图片为汤国强摄

  二

  驻村几年,汤国强经常听到村里人家传出乐器演奏的声音。二胡、竹笛、唢呐的乐音,在静谧的田野、山涧,格外婉转悠扬。

  有一天傍晚,汤国强走访到一户农户家中,看到这家父子俩身上披了一张床单,正在院坝中忘我地练习舞狮。虽然没有观众,也没有喝彩声,父子俩依旧表演得格外卖力。这一幕深深打动了汤国强。他意识到,艺术已经沉浸到这些庄稼人的血液里,在他们憨厚的外表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热情的火。

  可是,汤国强随即想到,这些村民都是各自在家演奏,没有一个协会、组织,也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村里空有良好的文艺氛围,却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看来得让村民们抱团发展才行。

  其实,汤国强是省里小有名气的音乐家,喜欢作词、作曲和演唱,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在省里的文艺圈结识了不少朋友。汤国强几次三番把这些朋友请到村里,给村民们开展培训,提升专业演奏技能。随后,汤国强帮扶村民们创建了“沙坝民乐演出队”“沙坝二胡协会”“陈山舞龙舞狮表演队”“滩阳喊山号子表演队”等十四支表演队伍,全村十二个村民组都有了自己的演出队伍。村民们苦练内功的同时,也争取机会登上了省市县的演出舞台。更多的人关注到了这群朴实、勤勉的沙坝村村民。

  从2017年起,村里连续三年举办了自己的民族民间吹打乐邀请赛暨春节联欢晚会。2018年,由沙坝村二胡协会会长、村退休教师王全泽作词,汤国强作曲,村民们共同创作并制作了歌曲MV《美丽的沙坝我家乡》,热情地宣传推介沙坝村的风光民俗、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后的民情风貌。

  提起汤国强,王全泽说,他是我们村公认的“伯乐”,没有他,我们村的文化发展不会这么快,更不会这么好。

  三

  “你离开了城市/钻进了大山/时间一晃整整五年/习惯了这里的爬坡上坎……走村入户不论刮风下雨/面对村民你总是春风满面……”

  最早读到这首诗歌《驻村干部》时,汤国强并不知道它的作者是一名残疾的农民诗人——黄德龙。

  汤国强第一次见到黄德龙时,是一个盛夏的清晨,黄德龙正在地里打理自家的桑园。因童年患上骨髓炎,黄德龙右腿截肢,十指严重扭曲变形。如今他独自种了五亩桑园、三亩辣椒,养了三十多只鸡。白天在地里劳作,晚上读书、写诗、写散文。他从十七岁开始尝试文学创作,至今坚持了整整三十年。

  汤国强意识到,支持黄德龙进行文学创作倒在其次,当务之急是解决他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从那以后,汤国强多次向县残联、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询问贫困户黄德龙的情况,又向县文联推荐了黄德龙的优秀诗歌作品。很快,县里的领导来到黄德龙家,为他送去各种生活物资,帮他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难题。县电视台还制作了一期黄德龙的访谈节目,激励他的同时,也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黄德龙给我的印象是爱笑,他笑起来,总让人想起人间四月洒满山麓的阳光,阳光里草木葳蕤,田野返青,丘陵峡谷间到处都蕴藏着希望和生机。

  世代传承的耕读风气,让这个村子涌现出一大批农民诗人、农民书法家、农民画家。他们白天在地里埋头苦干,夜晚回到家,用诗歌、书法、绘画记录下生活的种种感受。汤国强在他的驻村日记里这样写道:“虽然这些文稿不是很专业,但却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抒发了这群山里人对自然的感恩,对幸福新生活的礼赞和讴歌,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我不指望他们的作品能登上多高的平台,我只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喜欢他们……”

  学音乐出身的汤国强对文学创作并不在行,他开始四处奔走,寻求帮助。汤国强找到市、县文联,邀请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摄影家到沙坝村举办读书活动,开展写作培训、摄影绘画培训。

  接着,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村民们相继创建了“沙坝村民间文化学会”“沙坝村书法协会”等文艺协会,培养出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诗人三十九名、农民画家五名、农民书法家三名,创作了《春风拂过如诗的田野》《用农具在春天写诗》等作品。

  汤国强还积极与县文联主办的文艺刊物和微信公众号取得联系,推送出沙坝村部分民间文艺创作者的优秀作品。2020年,村里自己的民间文化学会公众号诞生了,村民们饱含乡土气息、朴实无华的文艺作品有了亮相的“舞台”。

  四

  2021年9月,汤国强驻村期满,村民们满是不舍,自发为他举办了一场欢送晚会。晚会上,村民们各显身手,吹拉弹唱、写诗作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于这位“伯乐”的感激之情。

  汤国强离开村子时,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秋天。那一天,远处群山逶迤起伏,蔚蓝的天空一碧如洗。汤国强在驻村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乡村文化振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助推乡村文化繁荣、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我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这些村民心底的善良、淳朴、知足、感恩、奋进。”

  在离开村子的这个秋天里,他不仅看到了金色的收获,仿佛也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春天……

  版式设计:汪哲平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签署联合声明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见记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2024-10-24 17:48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2024-10-24 11:18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0-24 11:16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4-10-24 11:07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2024-10-24 10:27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2024-10-24 10:2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2024-10-24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