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李学朴
古代文人与剑的关系非同寻常。他们爱剑,也乐意把剑与书相提并论。后人会在诗文里看到“书剑飘零”“满天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等文字。
那么,古代文人对剑为什么如此青睐呢?佩剑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初学记》记载:古代天子、诸侯、大夫都能带剑,而奴隶(“隶人”)不得带剑,平民(“庶人”)有事方得带剑。文人作为“士”的一部分,虽则是庶人,能带剑总还是一种权力和光荣。
西汉初年,人们仍然沿袭了战国时期的佩剑习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描述汉初楚汉相争期间的“鸿门宴”时,提到了参加宴会的敌对双方文武官员都身佩长剑这一细节,这种佩剑的习惯也救了刘邦一命。
汉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佩剑的装饰功能更为明显,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服饰制度。《晋书·舆服志》中说:“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还说地位尊贵的人多用玉来做剑格、剑首等,稍差一点儿的则用金、银、玳瑁等物来装饰。这时已能从所佩之剑的装饰上判断佩剑之人地位的尊卑。
晋代有规定,官员上朝的时候,不佩带真的剑,而是以木制的剑代替(《晋书·舆服志》)。到了隋代,又见有朝中官员可以佩带真剑的条文,不过遇到重大的宴会或上殿向皇上奏事等场合,官员们必须把佩带的剑解下来放到一边才可以靠近皇上(《隋书·礼仪志》)。
唐代,就不大见有佩剑上朝的条文。朝廷官员可能仍有佩剑的习惯,但之后佩剑的风气越来越淡。不过,民间佩剑的风潮还很热,佩剑的多是好侠的文人。佩剑的涵义也有些改变,除了防身和显示风度外,还融入了许多个人的情感和理想。有的诗人佩剑喻志,抒发自己对古代武侠的倾慕之情,以及空怀抱负的落寞之情,正如唐代诗人沈彬写的:“重义轻生一剑知,白虹贯日报仇归。片心惆怅清平世,酒市无人问布衣。”(《结客少年场行》)
有的人佩剑则是羡慕和模仿古代武侠为“知己者死”的君子之交。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少年行》)的诗句,将对君子之交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唐代,关于文人与剑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开元年间,裴旻因母亲去世,想请大画家吴道子在天宫寺作壁画超度亡魂。吴道子说:“好久没作画了,如果裴将军一定要我画的话,只好先请将军舞一曲‘剑舞’好启发一下我的画思。”裴旻当即脱去孝服,持剑起舞,只见他“走马如飞,左旋右抽”,突然间,又“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被抛起数十丈高的剑,竟然能用手持的剑鞘接住,使其直入鞘中,真是剑技绝招。当时,几千名围观者为之震惊,赞叹不已。吴道子被那凌厉的剑舞气势感动,画思敏捷,若有神助,很快一幅“为天下之壮观”的壁画就绘成了。
由于文人的参与,剑开始具有了文雅之气,所以在后代的武侠小说中,那些持剑的高手多具有书生气质。
文人爱剑还因为剑是一种兵器,是“尚武”的标志。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因此,即使是一介书生,要懂一点武术和兵法,以示尚文尚武。另外,在读书之余,走步舞剑,也是锻炼筋骨。作为一种表演,舞剑显得刚柔相济,具有更强的观赏审美价值。
文人佩剑现象,考之史实,约消失于宋末元初。不过,文人爱剑,作为一种文化心理,远远没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