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郑学富
农历二月二又称青龙节、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结束了漫长的“猫冬”,这一天人们有很多民俗活动。
《胤禛耕织图》是雍正帝即位前,画师于潜邸所绘。
二月二为何“龙抬头”
老北京有一句很有名的谚语,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为什么会“龙抬头”呢?这一说法的来源有二:一是源于古代天文学。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称为“二十八宿”,每七宿为一组,用来判断春夏秋冬四季。其中,位于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个星宿相连,被人们想象成龙的形象,称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晚上,角宿便会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似龙头抬起,故称为“龙抬头”。刘建斌著《北京俚语俗谚趣谈》中说:“在东方苍龙中,龙头是两颗较亮的星星称为‘天田’星,也叫‘灵星’,其色苍苍,其明煌煌。每年二月二黄昏之后,明亮的灵星出现于东方,观星的人就说‘龙抬头’了。”
二是源于民间百姓的美好愿景。古人认为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在中国民俗活动中,好多都与龙有关。二月初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需要充足的雨水,人们期盼通过对龙的祈求来实现降雨的目的。龙抬头了,意味着龙开始履行其降雨的职责了。所以“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寄托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月引龙,熏百虫”
《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北京俚语俗谚趣谈》写道:“那时,烙饼用的是‘炙炉’。饼烙熟后可以从中间揭开,抹上甜面酱或黄酱,夹上几片天福号的酱肘子,鲜嫩的羊角葱,肉丝炒豆芽菜或用白菜丝、胡萝卜丝、肉丝、细粉丝炒的合子菜,再配上‘红嘴绿鹦哥’的鲜菠菜,卷成筒状。吃时的姿势如同‘吹喇叭’,饼软菜香,其味甚美。孩子们边吹边吃,大人还要烫上二两‘烧刀子’,边吃边喝,以此祝贺龙抬头。”
这一天还要撒灰引龙。《析津志》记载:“二月二日……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也有类似说法:“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里用来引龙所撒的灰,一般是草木灰,也有用石灰的。即在地面上用灰画一条龙,寓意是“引龙回”。此举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了,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沈榜《宛署杂记》说:“二月引龙,熏百虫。”将灰撒在家里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寓意:撒在门前,寓意是“拦门辟灾”;撒在墙角,寓意是“辟除百虫”。
“龙抬头,家家锅里崩豆豆”
“龙不抬头天不下雨”,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播雨,滋润万物,谚语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天,老北京城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二月二这天还不宜做女红。《燕京岁时记》中提到:“二月二日……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据说老北京二月二接出嫁女回娘家的习俗与此有关。因为古时正月里是不允许媳妇回娘家住的,即使正月初二回娘家拜年,也必须在当天赶回婆家。所以到了二月二,急切想见到女儿的父母立即接女儿回去小住,共享天伦之乐。
二月二为什么要吃炒豆呢?传说武则天当皇帝时,玉帝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还立了一块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老百姓为感谢龙王降雨深恩,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希望能拯救龙王。大家正在为找金豆发愁之际,有人想起炒黄豆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炒黄豆,并放上白糖,以向玉帝进甜言蜜语,天天向天祈祷。民谣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崩豆豆。”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民间有“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之谚语。
除了吃炒豆,民间还有吃花糕的习俗。清蔡云有诗云:“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皇后送饭,御驾亲耕”
二月二处在惊蛰、春分之间,俗话说:“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二月二后,大部分地区春耕开始,“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传说二月二日是土地神的生日,有些地方这天要祭土地神,表示春季生产即日开始。这一天的春耕很有仪式感,扶犁人先拜犁具,并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踩丰收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皇帝也要在此日到籍田亲自耕田,这就是民间所说“皇后送饭,御驾亲耕”。
二月二皇帝耕田起源于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之后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时,还将这一做法定为国礼,并设有司徒、田畯等农官管理籍田。皇帝耕田时要“三推三返”,王公诸侯“五推五返”,孤卿大夫“七推七返”,士“九推九返”,然后籍田令率部属耕播完毕,礼仪结束。
明清两朝,在北京先农坛有一片专供皇帝耕种的籍田,面积一亩三分,地长11丈,宽4丈,分12畦,中间为皇帝亲耕之位,三公九卿位于两侧从耕。清代十朝皇帝,在位260多年,共祭先农240多次。二月二日一大早,皇帝就身着礼服,乘舆前往先农坛。先祭祀先农神,在负责礼仪官员的引导下,经迎神、初献、亚献、终献、供奉福胙、送神、望瘗等一系列仪式,再更衣、休息后,才开始在先农坛东南的观耕台前举行典礼。皇帝面南而立,户部尚书跪进耒,顺天府尹跪进鞭,鼓乐齐奏,颂歌高唱,皇帝扶犁执鞭,在一帮官员的簇拥下开始举行亲耕礼。皇帝亲耕后,大臣们效仿也在各自的籍田里耕作,皇帝端坐观耕台,观看检阅。教坊司的优人们则装扮成风、雷、雨、土地诸神,表示天神护佑,风调雨顺。
皇帝耕籍并非作秀,而是具有号召性和引导性,以此鼓励各级官员和民众珍惜土地、重视农耕。康熙皇帝特别重视农耕,并身体力行,他在组诗《题农耕图》中,对水稻从育秧到收割的全过程有具体形象的描写。大学士李光地曾撰文记载,康熙有一次出京在博野视察,曾一口气亲自持犁耕地一亩,致万人围观。“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