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文化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
近日,广西民族博物馆推出“天工润无声——广西民族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展”,吸引了一批批观众尤其是文物修复爱好者,揭开了文物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
展厅里,远红外干燥箱、十段可编程恒温恒湿箱、手动研磨抛光机等先进的文物保护修复器械让人大开眼界;修复后的乘骑水鸟饰变形羽人纹铜鼓、大纛旗、牛戏服等文物如获新生;纺织品修复工作室首次对公众开放……“平时去过不少博物馆,这是第一次近距离了解文物背后的保护修复技术。”来自河北的孙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观看了整个展览,他表示,通过展览对文物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文物修复师肃然起敬。
文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和修复工作既是对传统技艺的保护,也是传统技艺的再现和传承。“很多人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并不了解,却很感兴趣,因此自从展览推出,不少人慕名而来。”广西民族博物馆讲解员刘畅说。
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现藏有5万余件(套)文物,以纺织类、纸质类和青铜类为主。由于南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高湿的环境使这些藏品和文物非常容易出现各类病害,尤以霉菌病变最为常见,因此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大纛旗 广西民族博物馆供图
“当前我们对文物的保护主要包括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广西民族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主任郑琳具有多年文物保护工作经验,也见证了广西民族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发展。
展厅里,不同类型的文物静静地述说着八桂民族在岁月沉淀中凝练出的思考和智慧,合理的预防性保护措施,能让这些文物更好地“说话”。比如,在文物征集阶段,要对新征集文物进行检查、清洁、除虫、防霉等基础性的预处理。“相当于对文物进行一次‘体检’,也避免对其他文物造成感染。”郑琳说,以往一般使用药物熏蒸的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成虫和霉菌,这种方法见效快,但具有一定的低毒性。如今更多地使用杀虫防霉机和充氮除氧系统,使成虫和霉菌在缺氧环境下慢慢“消失”,这比药物熏蒸的方法更安全。
数字化保护是广西民族博物馆进行文物保护的主要工作和研究重点,即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文物信息进行非接触性、非破坏性的保护、研究和展示,将文物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存储保护。
对大纛旗进行数字化保护是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一个典型案例。大纛旗全名为“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大纛”,是馆藏国家一级革命文物,长6.54米,宽6.51米,展开能达到42平方米,因此用普通摄影技术,很难在不碰触、不折叠的情况下获取文物的正面影像。为此,广西民族博物馆采用高清摄影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文物信息进行数字化提取,用以展示和研究。通过科学建模,还可模拟文物修复后的面貌,再以此为依据,可有的放矢地制定详细的修复计划。
如果说对文物的保护是对病害的预防,那么文物的修复则是对病害进行的“手术”。广西民族博物馆对文物保护修复的研究从2010年便开始了,于2013年建立了文物保护实验室,并逐渐组建了一支多学科交叉的文物修复团队,尤其对纺织品的修复技术经验丰富。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有1.8万余件(套),常见的病害包括糟朽、动物损害、残缺、破裂、褪色、污染、水渍等。对于纺织类文物而言,检测服饰材质的纤维类型对于修复材料和清洗剂的选择尤为关键。目前广西民族博物馆采用了红外光谱分析和纤维检测仪等,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布料的结构,从而了解文物的材质和纺织工艺,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质纤维表面老化的程度,便可确定纺织品的修复方案。
对于纺织品文物的修复,染色和修补都是修复过程中的难关。对前者而言,色差会直接影响文物修复后的效果,染料不同的配比、温度和时长都能得出不同的染色结果,因此要染出与文物一模一样的配色绝非易事。
修补则更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环节。走进纺织品修复工作室,修复师正在一针一线地修复一件瑶族纺织品。“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郑琳告诉记者,有些纺织品文物收上来时已经碎成上百片,修复师需要像拼“乐高”一样,一点一点拼接起来。而且修复师使用的针线比普通针线要细近一倍,穿针都特别费劲。有时候一使劲,针就会弯掉,还会扎到手指。“像这样的一件纺织品文物,修复师每天都在修补,也要花上数月时间才能完成。”郑琳说,修复时,需要全神贯注投入工作中,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
文物修复不仅需要细心、耐心,更需要匠心。据了解,广西民族博物馆自2010年以来,重点实施广西民族服饰、织锦等方面的保护修复项目。利用典藏纺织品文物资源优势,与南京博物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湖南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相关机构开展广泛的项目合作,并聘请相关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和顾问。
如今,该馆已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名单,多次开展辐射周边地区的纺织品保护修复培训,承接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多个课题。近年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共修复200多件文物,撰写发表了55篇学术论文,在此基础上向国家申请并获得1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发明专利,初步奠定了广西民族博物馆民族纺织品保护修复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