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杨赛
先秦学者构建了一套由“物—心—声—音—乐—和”的礼乐体系。其中,物心论,是指外物与内心互动感发,音乐发生,并产生意义。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即人类对世界的感知与应答,是早期人类文明的基本手段和材料。人类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感知世界,并通过幻觉等联系未来与过去的时空,形成知觉,进而影响价值与思想,指引行为。
音是人类对自然声响的重塑。“声成文,谓之音。”人类在模仿自然音响中不断进化,将自然音响序化、体系化、象征化,并用金、石、丝、竹等乐器表现出来,深深地打上了生活的印记。
乐是听觉图腾,演化为政治伦理,形成礼乐制度。正所谓,“乐者,所以象德也”,德音之谓乐。
和是中国礼乐体系的核心,含义丰富,层次分明。如神人之和,“凡人神以数合之,以声昭之,数合声和,然后可同也”。如天地、阴阳之和,“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如政治之和,“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
人与神、器物与制度、观念与哲学合而为一,构成浑然一体的中国传统礼乐话语体系。它讲究平和、安静,重视其调节情感、陶冶品性的作用,进而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的人类社会。
同时,提倡超然物我之外与天地相参的理性精神,讲究与天地万物同一,体悟生生不息、动静相兼、对立统一的大道。
在儒家看来,“乐由中出”。“中”与“和”相辅相成,“中”为外在律令,“和”为内在诉求。社会风俗千差万别,个人情绪千变万化,要力图实现外在律令与内在诉求的融合统一。
孔子认为,如果诸国都能用礼乐,就能维持内部的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从而实现天下大治。孟子提出“与民同乐”,敏锐地观察到民作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民间音乐就与宫廷雅乐相融合。
墨子则强调“非乐”,站在中下层阶级的立场上反对儒家礼乐,认为儒家礼乐“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老子提出“五音使人耳聋”“大音希声”,认为对道的体认来自主体本身,而不是外在的感官。庄子强调“天乐”,认为儒家的礼乐不仅不能让人得到最大的快乐,反而会使人丧失本心,致使人的本性与情感分离,从而不能体认大道。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与礼制、行政乃至法律相比,音乐更能贴近人的情感,更能改造人的思想,更能改善人的品性,引导产生正确的认识和行为。
(作者为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