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张德斌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刘姥姥随贾母等人在大观园缀锦阁吃酒,刘姥姥担心失手打了瓷杯,让取木头杯子来,“我便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无碍。”
凤姐儿听如此说,便忙笑道:“果真要木头的,我就取了来。可有一句先说下:这木头的可比不得瓷的,他都是一套,定要吃遍一套方使得。”……凤姐乃命丰儿:“到前面里间屋,书架子上有十个竹根套杯取来。”丰儿听了,答应才要去,鸳鸯笑道:“我知道你这十个杯还小。况且你才说是木头的,这会子又拿了竹根子的来,倒不好看。不如把我们那里的黄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拿来,灌他十下子。”凤姐儿笑道:“更好了。”鸳鸯果命人取来。刘姥姥一看,又惊又喜:惊的是一连十个,挨次大小分下来,那大的足似个小盆子,第十个极小的还有手里的杯子两个大,喜的是雕镂奇绝,一色山水树木人物,并有草字以及图印。
置于匣中的木高足套杯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里提到贾母处(鸳鸯是贾母的丫鬟)有“黄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并对其作了详细描述——“一连十个,挨次大小分下来,那大的足似个小盆子,第十个极小的还有手里的杯子两个大”,而且“雕镂奇绝,一色山水树木人物,并有草字以及图印”。这个器物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强化刘姥姥相关情节的喜剧效果,另一方面也是渲染贾府作为钟鸣鼎食之家、赫赫扬扬将及百载的豪门贵族,拥有常人想象不到的奇珍异宝——明清之际,套杯实在是非常稀有的存在。
传世文物中最早的套杯出现在明代宫廷。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套银方斗式杯,由大到小共12件,每件内壁均浅刻不同的山水人物图景,若将每件的四壁衔接起来,即为一幅通景故事画。杯的内底分别阴刻篆体“兰亭修禊”“西园雅集”等,点明画面内容。其中一件外侧刻有“大明皇帝赐金”字样,说明这套方斗杯是明代之物。
清代初年的文献资料里出现了有关木质套杯的记载。《清朝野史大观》卷一“大内异物”条载:“高士奇杂记云:直大内,见三异物焉。……其一酒杯,二十有四,由大及小,如窣(sū)堵波,高二寸许,旋木为之,质黄色有木理,薄如纸,柔软而轻,嘘气辄可飞动,然能注酒。”高士奇自入仕后常伴康熙帝左右,是见过不少世面的,然而就连他也对木套杯叹为观止。
让高士奇大开眼界的套杯,在《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也留下了相应的记载:
(乾隆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司库刘山久、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毛团、胡世杰、高玉交白玉玲珑筒一件(有蜡补)、西洋木百层杯一件……。传旨,将白玉玲珑筒改做珑卦香筒,西洋木杯收拾……
另外,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特藏的陈设档案中,乾清宫《库存入古次等陈设档案》(道光十五年七月十一日立),也提到有“西洋木套杯一分(紫檀木玻璃罩盖盛)”。
目前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相关藏品,为人们提供了更直观的实物参照。这些木套杯藏品共计四件:第一件通高25.3厘米,最大径8.5厘米,共百层;第二件通高24.6厘米,最大径7.2厘米,共有一百件木杯相互叠套;第三件通高20.5厘米,最大径5.8厘米,为五十件一组,在木筒底部还有钢笔手书,表明其来自德国纽伦堡地区;第四件只残留盛装木套杯的木筒,通高20厘米,最大径10厘米,据木筒底部阴刻的罗马数字标记,此木筒曾经装有百件一组的木套杯。
这些木套杯从西洋来到清朝宫廷,也是有迹可循的。据文献记载,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欧洲传教士戴进贤等进献西洋物品给雍正皇帝,《西洋人戴进贤巴多明徐懋德德里格等进西洋奇器礼单》上写着:“洋木百套杯壹尊、比例尺壹个、取方向仪壹个……”
木套杯分解细节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值得注意的是,《活计档》里还专门提到了“黄杨木套杯”:
(乾隆五十一年正月)二十五日接得郎中保成等押帖内开:五十年十二月初十日内殿交木套杯一件,传旨:交启祥宫收拾,钦此。于五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将收拾好黄杨木套杯一件持进交鄂鲁里呈览,奉旨:交造办处配做安掐子匣,钦此。于正月二十七日将黄杨木套杯一件配得合牌安掐板一面玻璃匣样一件,呈览奉旨:照样查旧匣改做,钦此。于四月十八日将木套杯一件配得安掐一面玻璃匣,呈进交宁寿宫讫。
(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十九日员外郎五德、库掌大达色、催长金江、舒兴、笔帖式福海来说:太监鄂鲁里交黄杨木套杯六套,残破,传旨:着配一面玻璃红木匣六件盛装,其木杯交如意馆将残破处收拾齐全,钦此。
从名称上看,这与前述“西洋木百层杯”“洋木百套杯”显然不是同一类别,而与《红楼梦》里的“黄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更为接近,有可能是本土手工艺制品。从上述明代银方斗式12件套杯来看,本土手工艺人制作木套杯在技术上并无障碍。贾母收藏的黄杨木套杯“雕镂奇绝,一色山水树木人物,并有草字以及图印”,制作出这种高浮雕效果,需要杯壁有相当厚度。而“西洋木百层杯”为车镟工艺制作,杯体“薄如纸”,最多只能刻画出简单花纹与数字。
黄杨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产于中国中部,木材一般为淡黄色,生长缓慢,质地致密,无大材,通常用于雕刻小件艺术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黄杨木生诸山野中,人家多栽种之……其木坚腻,作梳剜印最良。”据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黄杨属非硬性木材,明及清前期家具或取黄杨与硬性木材配合使用,造成枨(chéng)子、牙子等构件,或用来造镶嵌花纹。
《红楼梦》从刘姥姥视角描述贾母收藏的“黄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说“那大的足似个小盆子”,这可能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因黄杨木无大材,做不出这么大的器物。前述“西洋木百层杯”最大径也仅10厘米,离着“小盆子”还有不小的差距。文学作品不妨偶尔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我们读书也不必过于拘泥,只需领略其大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