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龙建雄
林语堂曾说,苏东坡是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间绝版。苏东坡是很多中国人的偶像,也曾入选国外媒体评出的1001年至2000年间的12位“千年英雄”。拜读多本苏轼作品及写苏轼的著作,一个栩栩如生的苏东坡逐渐在我心深处永生。
我们视苏东坡为偶像,但他的偶像又是谁呢?我想至少可以列出如下大名:庄子、范滂、陶渊明、韩愈、白居易、欧阳修、范仲淹。在这一众如雷贯耳的大咖中,每个人都有闪耀的一面影响着苏东坡。就文学造诣而言,苏东坡最崇拜的两个人,一个是陶渊明,另一个是白居易。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他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美学,有着“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闲适生活,可谓“左手陶渊明、右手白居易”,把自己的坎坷苦难变成了别人羡慕不来的诗和远方。
白居易曾因写诗遭诬陷,被降职为江州司马,又迁为忠州刺史,这一点与苏轼的人生际遇十分相似。忠州城东有一处山坡,白居易于公事之余,常到坡上植树种花,他将其命名为“东坡”,写过《东坡种花》《东坡种树》等诗篇。东坡是白居易的精神家园,后来也成为苏轼向苏东坡精彩蝶变的精神园地。苏轼经朋友帮助,在黄州城东谋得一块荒地自耕,有了后来的“东坡居士”雅称。诚然,是苏轼让“东坡”二字响彻世界。
白居易晚年归隐洛阳,在《初出城留别》中写道:“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苏东坡的老友王定国从广西被贬归来,苏东坡问其侍妾宇文柔奴(即寓娘)那儿苦不苦,得到回答之后感慨:“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很显然,苏东坡和白居易“心安是吾乡”的生活态度高度相似。这也不仅仅是关于故乡、关于乡愁的讨论,而是告示万众,心才是每个人真正的主宰,人生不可随波逐流,但可以随遇而安。
与此类似,“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这句词出自苏轼的《西江月·平山堂》,乃是他路过扬州又来平山堂,思念恩师欧阳修的感慨之言。这一句应是借鉴了白居易的“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二者感慨一切将归于虚无的意境十分相似。
有趣的是,白居易也将陶渊明视为偶像。对于陶渊明,苏东坡和白居易的“迷弟”之举实在是太多,他们对偶像的学习除了在文学方面,还有在人格上的自觉效仿。白居易以“异世陶元亮”自居,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但白居易对陶渊明的归隐方式有自己的认识,他认为,也可以在繁华都市中保持心灵的宁静和独立,尽量避免外界的喧嚣和纷扰,享受精神上的自由和闲适。
苏东坡对陶渊明的崇拜要更猛烈一些,他曾自话“我即渊明,渊明即我”“只渊明,是前生”。苏东坡曾得到一本《陶渊明集》,非常珍惜,生怕读完了之后没得读——“字大纸厚,甚可喜也。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尽,后无以自遣耳。”他先后和过陶诗百余首,差不多是2700多首苏诗的二十分之一。陶渊明“悠然见南山”这一千古名句,原来还有“悠然望南山”版本,苏东坡读后写下笔记,指出“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这句评语流传下来,“望南山”版本遂绝于世。我们有理由相信,苏东坡在学习和仿效偶像的过程中,逐渐挖掘出陶渊明及其诗歌更大的文化价值,让陶渊明的形象更加丰富和立体。
苏东坡与陶渊明性情和境遇相似。苏东坡曾在贬谪岭南时写信给弟弟苏辙,详细阐述了他对陶渊明的看法。他认为,陶渊明的诗看起来朴实,其实很华丽,看起来清瘦,其实很丰满;陶渊明的为人围绕一个“穷”字,突出“性刚才拙,与物多忤”。其意是说,性刚才拙的人不会逢机取巧,与社会上的人和事多有不合,这既是评价陶渊明,也是在指明他自己的问题。在隐逸这件事上,陶渊明主动而为,苏东坡虽有意学之,无奈几次决意定居被贬之地都未能如愿,但最终结果有相似之处。
受苏东坡的影响,苏门学子中许多人都是陶渊明的崇拜者。“苏门四学士”中,黄庭坚对陶诗爱不释手,他很认同自己老师和陶渊明乃隔世知音,在《跋子瞻和陶诗》中说:“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张耒虽然评论陶渊明不多,但诗歌风格更接近于陶渊明;秦观被誉为“婉约词宗”,他的词作继承了陶渊明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常常加入生活感悟、社会现实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晁补之最推崇陶渊明,晚年归隐齐州,自号“归来子”,隐居地为“归来园”,园中所有景致都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选词取名。晁补之的崇拜甚至影响到他的弟子,李清照便是例证(其父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她仰慕老师为人,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一句中选取“易安”作为自己的号。
这些年,我陆陆续续写了一些跟苏东坡有关的文字,特别是在多次阅读相关作品之后,思悟颇多、收获颇丰,仿佛也与他成为隔世“忘年交”。不过,有时引用偶像的诗句、斗胆解读他的心路,多少有些心虚,一来我不是“苏学”专家,二来怕被扣上“沽名钓誉”或“跟风”的帽子。如今,我已慢慢释怀,传承是一件好事,优秀的文化瑰宝就应该有人阅读、有人梳理、有人升华、有人宣扬,这不是所谓的“跟风”,而是一代代人的接力赓续。或许,我才刚刚起步去试着接近他,但这一定是走进东坡精神世界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