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邱晓琴)一次文学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正在开启。10月15日上午,由文艺报社、《诗刊》社、中国诗歌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作家驻村计划——和美文化发现乡村之旅”(第一期)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启动。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邱华栋表示,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系,是承载着乡愁记忆与人文精神的热土。它既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也是作家们观照现实、书写时代的重要场域。作家驻村计划组织作家深入乡村、扎根人民,旨在引导广大作家沉潜身心,切身感受新时代中国乡村的生动实践与深刻变迁,以文学的笔触描绘乡村的壮美画卷,记录人民的奋斗足迹,发掘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和美精神。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向阳谈道,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一部中国作家与乡村叙事紧密相连的书写史。从鲁迅、丁玲、周立波等等一直到路遥,我们都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作家与乡村的关系,比如《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等。包括王蒙先生,他貌似不以写乡村为专长,但他其实也写了新疆伊犁的一个村落。可以说,大概半数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都与乡村叙事有关。
文艺报社总编辑刘颋介绍了中国作家驻村计划的背景与意义。她说,发起“中国作家驻村计划——和美文化发现乡村之旅”组织作家重新走进乡土中国,记录新时代山乡巨变,抒写和美乡村,让更多读者记得住乡愁,走得进传统,同时充分发挥文学赋能乡村、型塑乡村的重要作用。作家们将用笔墨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广袤乡村也将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反哺文学创作。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讲道,第一期活动16位作家分赴云南16个地州市的红色文化村落、历史文化村落、民族风情村落等,开启为期10至30天的驻村生活。他们将在乡村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以文学视角发现并理解乡村。作家们不仅要创作反映乡村新貌的文学作品,更要通过田野调查、文化实践等方式,实现文学与乡村的深度交融。
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宣布活动正式启动。著名作家梁晓声等文化名家分享了对乡村、自然、文学、生活等的见解及创作感悟。他们希望,参与驻村计划的作家能够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力度、有情怀的独属于中国乡村的故事。
活动现场,第二届“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正式启动。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表示,本次大赛以“我爱这土地”为主题,在博大精深的汉语中,“土地”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人民情感的纽带,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期待广大诗人、诗歌爱好者踊跃投稿,以文字凝聚时代强音,书写山河壮歌,赓续家国情怀,以真挚的诗篇共赴一次与大地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