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郑 娜
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宏大的文献集成,《四库全书》不仅囊括了从先秦至清代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而且涵盖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历来有“典籍总汇、文化渊薮”的美誉。
11月15日,“千秋文脉万古流——文澜阁《四库全书》整理出版工程特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70余种文献实物以及互动体验,全面回顾文澜阁《四库全书》颁藏杭州、历经劫波、三度补抄、抗战西迁、整理出版、传藏全球的历程,让观众得以走近这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总集,了解其背后穿越时空的文化接力。

追溯修典传统
步入展厅,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澜阁等四阁《四库全书》的对照展示,将观众带回乾隆年间的文化盛景。
此次特展的第一单元“盛世修典,七阁分藏”,追溯了中国“盛世修典”的文化传统,从《皇览》到《永乐大典》,最终聚焦于清代《四库全书》的编纂与七阁分藏。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抄丛书,共抄7部,约8亿字,于乾隆时期耗时13年编成,分经、史、子、集4部,故名“四库”。
此后,7部《四库全书》分别藏于南北7座皇家藏书阁。其中4部藏于紫禁城文渊阁、盛京(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的文津阁,称“北四阁”。另外3部为便于江南学子借阅,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和杭州的文澜阁,是为“南三阁”。杭州文澜阁是“南三阁”中目前仅存的皇家藏书楼。
清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灾难接连不断,分藏七处的《四库全书》大都颠沛流离。文澜阁《四库全书》能保存流传至今,经历尤为曲折。近年来的统计显示,现存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共计36917册,较乾隆末年颁齐的册数(35990册)多出近千册。这让文澜阁《四库全书》成了所有存世的《四库全书》中实际规模最大的一套。
“本次展览分为5个单元,以时间为轴,通过系统性的学术梳理和珍贵的文献实物展示,回顾了文澜阁《四库全书》的传承历程。”浙江图书馆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童圣江介绍。其中,表现丁申、丁丙兄弟抢救和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的3个书画长卷,是首次在北京公开展出。

回顾守护历程
历经浩劫的文澜阁《四库全书》何以保存下来?又为何还多出这么多书?这主要归功于历代浙江文人的接力保护。
此次特展的第二单元“江南三阁,文澜独存”,展出了清代樊熙《文澜补书图》长卷、丁丙与张宗祥的手迹,以及光绪、乙卯、癸亥三个时期的补抄本实物,呈现了文澜阁《四库全书》历经“光绪补抄”(丁丙主持)、“乙卯补抄”(钱恂主持)、“癸亥补抄”(张宗祥主持)三次大规模补抄,最终“重生”的独特历程。
“正是这三次补抄,使得文澜阁《四库全书》内容更完整、版本更优良。”童圣江表示。
第三单元“烽火护宝,文化长征”,再现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浙江图书馆馆长陈训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等文人志士,为守护国宝,毅然决定将库书西迁的悲壮历程——从杭州出发,经富阳、建德、龙泉,再辗转闽、赣、湘、黔、川等省,最终避难重庆青木关。历时近9年,终在1946年“完璧归杭”。
展览通过翔实的西迁路线图、珍贵的历史照片(如贵阳地母洞藏书旧影)、陈训慈《运书日记》手稿以及当年转运库书的书箱仿品,生动再现了这场中外文献史上罕见的“文化长征”。
“正是一代代学人不顾个人安危、不惜身家性命地守护国宝,才使得文澜阁《四库全书》得以保全,文化得到传播,文明得以接续,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黄爱平表示。
展示文脉赓续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如果说烽火西迁是危难中的守护,那么整理出版则是新时代的文脉赓续。
此次特展的第四单元“系统整理,文脉赓续”,集中展示了文澜阁《四库全书》整理出版工程的完整历程。该工程是浙江省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重大成果。
2004年5月,杭州出版社与浙江图书馆签署共同合作整理出版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协议。2005年,杭州出版社全面启动文澜阁《四库全书》整理出版工程。2006年,浙江省确定文澜阁《四库全书》整理出版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文献整理类重大项目。2015年,1559册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精装版全部印制完成。
本次特展,全套1559册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在展厅集体亮相,蔚为壮观。同时展出的翻拍相机、拍摄支架和大量新闻报道原件,真实还原了这项文化盛举背后的艰辛付出。
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表示,文澜阁《四库全书》历经三次手抄,版本独特,价值较高。文澜阁《四库全书》整理出版工程,既传承了一代代文人志士舍身守护典籍的爱国史诗,又为“四库学”和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文献基础。
如今的文澜阁《四库全书》,早已跨越时空界限。在第五单元“文澜重光,典藏全球”展区,可以见到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化身百千,遍藏四海”的新征程以及“四库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从国家版本馆、国家图书馆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已入藏全球上百家重要机构,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金色名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19日 第 0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