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孙延安
去图书馆读书、自习,已经成为很多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一张张安静的书桌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明形象。可是,脱鞋留宿异味扑鼻、组团聊天大声喧哗、家长放纵儿童玩闹等不文明行为与静谧的书香氛围格格不入,引起不少读者的反感。

常有人组团来京铁潞园小区24小时智能文化空间聊天。
24小时城市书房
有人脱鞋留宿 异味挥之不去
大多数图书馆都有固定的开闭馆时间,留给读者借阅图书的时间相对有限。北京近年来推动24小时图书馆建设,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时间限制,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读者多元化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节奏。然而有读者反映,24小时图书馆里不文明行为屡屡发生,有人手机不调成静音,有人旁若无人吃东西,甚至有人专门来此留宿,任性脱鞋睡觉,导致阅读空间里异味弥漫。
11月17日深夜,京城一场大风过后,室外温度骤降,直逼0℃。即便穿着厚厚的外套,在室外依然能够感受到阵阵寒意。相比寒冷的室外,位于莲花池东路的24小时城市书房此时灯火通明,给人们提供了一处温暖的读书之所。该图书馆无人值守,免费办理读者卡后可刷脸或刷身份证进入,门口自助机还附上了如何办理读者卡的步骤,简单易懂,方便快捷。图书馆可以容纳二三十人,还有不少插座可供免费充电。即便是工作日的深夜,读者依然不少。
刚进入图书馆,一股酸臭味便扑面而来。在图书馆门口和书架旁,多个行李包裹放置于此。一位读者说,在网络平台上,该图书馆因为“可免费过夜”而走红,由于距离北京西站不远,一些人下了火车便直奔而来。“大家都可以在这里看书歇脚,这正是图书馆的包容之处,可是有些人根本不遵守图书馆的规则。”该读者说,一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破坏了书香氛围,更令其他人感到不适。
从当晚10时到次日2时记者观察发现,有人拿着行李进了图书馆之后并不看书,而是直奔插座充电,而且手机也没调成静音,图书馆里充斥着按键声和外放声,还伴随着吃东西的咀嚼声。有人虽然从书架上取了书,可是落座后并没有阅读,而是和同行人闲谈,聊天声越来越大。过了0时,有些人来图书馆的目的更加直接,进门之后就寻觅地方,纷纷躺在了书架周围的木质平台上,没多久就传来了响亮的呼噜声。有读者说,一些人在图书馆留宿、吃东西,还常常把鞋脱掉,图书馆封闭性较好,产生的异味难以挥散,导致酸臭味弥漫,夏天时情况更严重。
作为无人值守图书馆,管理方已将各种提醒做到极致。在图书馆大门、墙上、书架上,随处可见各种醒目的贴纸标语。不仅多处张贴了“请勿光脚,穿上鞋子”的提示语,每个座位上还贴着禁食的提示“食物的气味会影响他人”。然而有些人对此视若无睹,依旧我行我素。
京铁潞园小区24小时智能文化空间
老人聊天遇劝阻 反嘲他人“太年轻”
通州区京铁潞园小区也有一个24小时图书馆,多位读者反映,经常有小区居民在这里组团聊天打牌,很影响阅读,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
记者近日走访时发现,这个24小时智能文化空间无人值守,同样是刷脸或刷身份证进入。大门上张贴着多张醒目的“图书馆内禁止大声喧哗、聊天、打牌”的提示标语。墙壁、书桌及书架周边,也张贴着不少提示标语。记者落座以后,发现座椅无法前后挪移,这才注意到桌椅的下方都被螺栓固定。有读者说,这是因为常有小区居民组团在图书馆里挪移桌椅打牌,大家多次反映,管理方才对桌椅进行了固定,试图从硬件布局上减少随意挪动桌椅聚众打牌等行为的发生。
如今打牌的现象少多了,可是组团聊天的情况仍没有明显改善。多位读者反映,每天晚上7时左右,就会有多位老人来图书馆聊天。记者当天在图书馆待到晚上7时左右,果然有两名老人进入图书馆后就开始大声聊天。一名读者提醒这两名老人图书馆里不允许大声说话,一名老人不屑地说了句“你太年轻了”,便继续聊天。这名读者随后收拾东西,离开了图书馆。不一会儿,又有四五名老人陆续进入图书馆,加入了聊天的队伍,还有人边聊边吃东西。有读者不堪其扰,不时回头看向这些老人,却又无可奈何。多位读者说,大家之前也曾反复劝说过几名老人,甚至无奈报过警,可依然没有效果。为了避免发生冲突,有些读者已经不愿在图书馆里自习,只能另寻他处。
为何会把图书馆当作聊天场所?一名老人说,他们认为图书馆的设立没有充分征求老人意见,当初不应该设立图书馆,而是应该设立老年活动中心,“我们每天晚上也就在这里聊上一两个小时的天,你们体谅一下,我们也尽可能小点声。”属地工作人员表示,图书馆的设立是依法合规的,这些老人在图书馆里聊天确实不妥,但工作人员对此只能多加劝导。为了解决老人活动场所的问题,目前属地街道正在联合社区、物业在小区内帮助老人协调活动场地。

昌平区图书馆(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分馆)1层儿童阅读区常有家长带着孩子大声朗读,所有楼层都能听见声音。
昌平区图书馆(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分馆)
孩子喧闹家长不管 图书馆像是游乐场
“很多家长放纵孩子喧闹,图书馆都快成儿童游乐场了!”有市民反映,昌平区图书馆(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分馆)经常有儿童喧闹,影响大家的阅读体验。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该图书馆共有4层,每层都有阅读或自习的地方。另外,1层有儿童阅读区,还有文创及文具售卖区,2层有教育培训教室,3层也有儿童阅读区,但这些区域并不是完全隔绝的,每层楼的两侧各有一片镂空的区域,楼上楼下的声音可以互通。尽管图书馆的每层都张贴了“请家长看管好自己的孩子,馆内请保持安静”的标语,但记者发现,吵闹声不绝于耳。
记者看到,1层的儿童阅读区常有家长带着孩子大声朗读,还有不少儿童追逐喧闹,有的家长在空地遛娃;2层有儿童追逐喧闹;3层也有孩子在往返儿童阅读区的途中喧闹。尽管大部分读者都集中在3层和4层阅读自习,但楼下传来的各种喧闹声仍然很刺耳。“经常看到有孩子拍击电梯按钮,甚至大声哭泣,但孩子喧闹的时候,有些家长几乎不闻不问,周末和寒暑假的时候情况更严重,图书馆都快成儿童游乐场了。”有读者说,有时面对儿童喧闹声不堪其扰,只能戴上耳塞才能静下心看书。
对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表示,的确有一些孩子追逐喧闹,甚至随意触碰公共设施设备,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都会和家长沟通,要求其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过,有些家长嘴上答应,实际上仍会放任孩子喧闹。尽管图书馆没少做引导和提示,但面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也很无奈,只能让保安加强巡查,遇到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
记者 孙延安 文并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