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为“浪潮之上——跨越时空的重逢”的画展不仅梳理了鲜为人知的海上书画雅集的历史,还向观众呈现了43位当代艺术家的130多幅作品。[详情]
当下剧坛,改编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方兴未艾。据统计,自茅盾文学奖于1981年设立以来,40多年间11届茅奖共有50余部长篇小说获奖。[详情]
荷兰德伦特博物馆的常设展《迷宫世界:穿越时空的魔法之旅》,通过沉浸式观展体验,建构了迷宫在西方艺术与考古文化中的视觉形象,也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迷宫文化的探索。[详情]
初冬的宋庄,空气里弥漫着阳光的味道。10月底,为期近5个月的第十五届宋庄文化艺术季刚刚落幕。人们漫步街头,或在一处户外装置前打卡拍照,或到美术馆静静欣赏画作,或走进书店,在书页间徜徉艺术天地……在宋庄,人们总能与艺术不期而遇。[详情]
其实,每个民族的饮食都既奢华又质朴,但污蔑“他们”的食物、赞美“我们”的食物,是最便宜的团结之道。《中午吃什么:一位吃货经济学家的美味指南》的作者泰勒·考恩是资深吃货,还是经济学家,钻过美国城市的小胡同,去过美国的美食乡村。[详情]
近日,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上线“深度研究助手”功能。此次推出的“深度研究助手”,是古籍数字化领域的首个深度知识挖掘尝试,填补了AI在深度古籍研究应用中的空白。“识典古籍”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度研究助手”的上线源于一些学者在平台使用过程中的反馈。[详情]
考古,是探究文明脉络的重要手段。多国合作开展联合考古,能打破单一视角局限,是推动全球文明史研究、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详情]
新疆本土作家孔立文的长篇小说《雪菊花》,用文学的笔触真实还原兵团人开荒造田、筑渠修路、开办学校的艰辛岁月,全景式展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亲情、爱情、战友情与边疆屯垦史的深度交织,让小说的人物故事更显曲折动人,也让兵团人的牺牲与奉献更具感染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