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网络文学——从国内"小众"到海内外"走红"
论坛聚焦“创作”“出海”与“出版”三大议题,深入探讨网络文学的创作生态与传播趋势,呈现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新图景。[详情]
给文学列车涂上故乡的彩绘
过了四十岁,方才明白朝花终究是无法夕拾的。时间一年快似一年,那个手持竹篙在田野里追赶鹅群的少年,如今竟是个胖子。[详情]
墨痕起落处 皆是桑梓情——故乡在作家笔端的投影
故乡作为地标走进文学殿堂与文学创作走不出故乡内理相通。凡文学创作总少不了“故乡”的支撑,灵感涌现、故事原型、文脉传承渗透着作家的成长经验,情感羁绊、写作意义等蕴藏着创作者的故土情结。[详情]

即时播报:

· 诗、画、乐中的“平沙落雁”· 中国网络文学——从国内"小众"到海内外"走红"· 中国网络文学——从国内"小众"到海内外"走红"· 给文学列车涂上故乡的彩绘· 墨痕起落处 皆是桑梓情——故乡在作家笔端的投影· 为全球儿童阅读添海派书香· 写好中国文字的每一个句子· 重庆丰都:“新丰书院”暖乡村· “羲皇上人”的经典化传播· 李白乐府诗中的女性形象· 探寻原创性——从诗性哲学到科学境域· 当书店不止于书· 与诗心相晤 让经典流传· 网络文学,讲出更新更好的中国故事· “流动的云”与“不动的山”· 蜀道唐诗之路是如何形成的· “岳镇海渎”的历史意涵及文化价值· 年轻编剧署名难缘何愈演愈烈· 徐光耀:携“小兵张嘎”走向世界· 当代通俗文学研究的新进展
  • 资讯
  • 荐阅
  • 悦学
在《美学散步》里,邂逅一个从容的灵魂

或许,在这个太快、太满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正是宗白华先生给予的这份从容——在心灵的山水画里,为自己留一片白云,一片远山。这本从旧书市淘来的小书,由此完成了一场跨越四十年的“旧书新知”:它曾在思想解放的黎明时分滋润干渴的心灵,如今又在信息过载的午夜,为我们指点着精神的归途。[详情]

当甲骨文“走入”数字世界

甲骨文是世界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自源文字。与声音相比,文字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详情]

创造新时代儿童文学的繁花盛景

恢宏的儿童乐团、巧妙的开奖仪式、隆重的作家亮相,开启一次次盛大而辉煌的颁奖时刻,这是属于所有儿童文学创作者的荣光。[详情]

查看更多
文心艺韵 清雅别具——《书生意气》序

在皖南跑了数十年,虽然很早就听人提到安徽教育出版社的唐元明先生,但与他真正走近,却是在20多年前。[详情]

当作家老舍成为出版人

老舍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的文坛巨匠之一,以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经典作品蜚声世界。鲜为人知的是,老舍早年曾经投资、入股书店和出版业[详情]

旧书之美与藏书之乐

姜德明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随着2024年12月和今年7月两次“姜德明先生藏书专场拍卖会”的“空前成功”,“姜德明和他的藏书”遂成为读书界的热门话题。近日,作为拍卖会承办方之一的中国书店,又利用现成的高清书影图片,邀请其生前知交精心编选,隆重推出了这部图文并茂、制作精良的《旧书是美丽的:姜德明书话选》。[详情]

查看更多
给文学列车涂上故乡的彩绘

过了四十岁,方才明白朝花终究是无法夕拾的。时间一年快似一年,那个手持竹篙在田野里追赶鹅群的少年,如今竟是个胖子。[详情]

一部典籍 守护接力

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宏大的文献集成,《四库全书》不仅囊括了从先秦至清代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而且涵盖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历来有“典籍总汇、文化渊薮”的美誉。[详情]

墨痕起落处 皆是桑梓情——故乡在作家笔端的投影

故乡作为地标走进文学殿堂与文学创作走不出故乡内理相通。凡文学创作总少不了“故乡”的支撑,灵感涌现、故事原型、文脉传承渗透着作家的成长经验,情感羁绊、写作意义等蕴藏着创作者的故土情结。[详情]

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010)58926033 传真:(010)67078854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在线QQ:1614962689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作家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